大家早注意到这边情况,听到郑秀兰招呼,立刻围了上来。
“郑村长,啥事啊?”兰嫂率先问了句。
看着好奇的众人,郑秀兰脆声道:“大家最近捕捞扇贝,应该也发现了,想捕捞到扇贝,需要跑更远的地方,而且数量也日渐减少,扇贝也越来越难捞。总有一天,海里的扇贝都会被我们捞完,到时咱们再想指望捕捞扇贝赚钱,就困难多了。”
这情况大家确实有感觉到,纷纷点头道:“是啊,真是越来越难捞了,估计不到半年,想捞都捞不到了。”
“是啊,真是越来越难捞了,也就咱们岳海村海边有扇贝,朝远处走,肯定也没多少。”
张婶忧虑道:“郑村长,俺们天天捞扇贝,对扇贝数量也了解,再过三个月,估计都捞不到了,大伙儿投资的扇贝养殖基地,想赚钱得等九个月。三个月后,乡亲们想赚钱就难喽。”
“郑村长,有啥好的法子没?大家不怕吃苦,家里的娃都在外面上学,就怕饿着他们。”赵叔苦叹了句。
听着乡亲们抱怨,郑秀兰和徐方心里一咯噔。
他俩今天只合计着扇贝加上山鸡的收益,但有一点却忘了,那就是乡亲们投资的扇贝养殖基地,收益得九个月后!
而海边的扇贝资源减少,最多够捕捞三个月,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说,郑秀兰也不会允许村民再去海边捕捞。
村民的收入,会在三个月后的半年内,只能靠其他收入来养家糊口!
算来算去,最后还是算漏了啊!
郑秀兰求助的看了徐方一眼。
徐方也不撂担子,站起来道:“三个月后,咱们禁止在海边捕捞扇贝,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,还有三个月的缓冲时间,我与郑村长,会在这个时间内,尽快给大家提供赚钱的方法。”
岳海村民风淳朴,也就是穷惯了,所以对赚钱才迫不及待,但并不代表大家不讲道理。
张大爷站出来,沉声道:“小方,把扇贝捕绝了,以后就真没养家糊口的饭碗,这道理大家都懂。三个月后不再捕捞,我们都支持你。再说,这三个月我们存点钱,完全够半年花的了,到时养殖的扇贝不就能卖钱了嘛。”
“对啊小方,你们也别太担心。”听到张大爷的话,乡亲们也附和起来。
徐方摆摆手,道:“这次和村长过来,可不是跟大家报忧的,而是经过我们思考,又给大家找到了一条赚钱路子。”
原本还有些低落的村民,闻言精神一震。
“小方,有啥法子啊?”兰嫂催问了句,村民的目光,同样好奇的盯着徐方。
“养山鸡,我们从外面引进山鸡苗,一只成本价大概五块钱,喂三个月就能卖,大概能长到三斤,吃20块钱饲料。”
“一斤能卖多少钱啊?”张大爷问道。
“市场上价格,是25元/斤,三斤的话,就能卖75块,一只能赚50元。大家要不要养,养多少,决定好了跟我说一声。”
“野鸡会飞,还得搭鸡舍,这得花不少钱吧?”有村民提出了疑问。
“要花钱的地方主要是拦网和鸡窝,养一百只山鸡的话,鸡舍的建设成本,大概在六百块钱。这价格听着不便宜,但是搭建好的拦网,能用很多年。现在开始养殖,等三个月后就能有收益,到时大家不再捕捞扇贝,也能有个经济来源,大家考虑一下。”徐方说完,也不再催促,等村民在那里讨论。
“铁柱,你上过小学,给大家算算,养一百只野鸡,要花多少钱?”兰嫂冲着一旁青年问道。
村里上学的人不多,算术好的没几个,不少人看向铁柱,等他这个“文化人”算出结果。
感受着大家注视自己,铁柱心底有些得意,给大家算道:“一只鸡苗五块,一百只就是五百。三个月吃两千块钱的料,拦网和鸡窝要花六百,一共得花三千一。一百只能卖七千五,净赚四千四。”
“三个月赚四千多,够吃饭了。”张大爷笑道。
“没捞扇贝赚钱啊!”一些年轻人,并不甘心这种收入。
“可不呗,这山鸡谁也没养过,万一跑了或者死了,可不就亏了吗?谁能保证每只都活。我估计最后,也就赚个两三千。”
“这很有可能,山里有黄鼠狼和大蛇,谁能天天看着鸡舍,说不准哪天就把鸡吃光了。”
“……”
随着大家深入议论,众人心里对这个赚钱路线,已经失去了大半兴趣。